父母竭尽全力想把孩子留在身边
尽管知道总有一天留不住
1
前些天抢春运车票,只买到了除夕的票。
不得已,我怀着要被责备的心情,给我妈打了个电话。
“那个,妈,我没买到票,只能除夕回家了。“
没想到她反应还蛮平静:
“哦,除夕啊,那时候还有从火车站回家的长途公交吗?”
“应该会有的吧。毕竟很多人都要回家嘛。”
突然从屏幕里传来我爸的声音:
“闺女几点的火车啊?到时候我去接她。”
看着屏幕,突然觉得——
爸妈跟小时候印象里的不一样了。
2
在印象里,父母都很不好惹。
所以,小时候我只要一看到动画片里有和蔼的父母,就会感到羡慕。
而所有提出的任性要求,基本上连开口的勇气都没有。
但好像就是这几年的时间,爸妈对我的态度就越来越微妙了。
遇到分歧时,会不再那么坚持自己的看法。
和我说话时,会加上商量的口吻。
我不愉快怼回去的时候,也总沉默着不说话。
开始变得体贴、温柔、和蔼,甚至有些奇怪的讨好。
3
后来仔细想了一下,父母的这些转变,好像是从一年前开始有的迹象。
那时我刚毕业,跟父亲打了个通报电话。
在那通电话里,我头一次这么果决地把自己准备了很久的说辞,全都倒了出来:
“我毕业后不回老家了,要去深圳发展。我已经决定了。你们可以不给我生活费,我会自己养活自己。”
在说出口的那一刻,我做好了面临狂风暴雨的准备,并且预想这大概会是一场长期抗战。
结果,电话那头沉默许久。
在凝滞而僵持的空气里,慢慢地传来了父亲的声音:“要是坚持不住了,就回来。”
我想,大概也是从那一刻开始,我给他们发出了一个信号:
我已经是一个独立的、不再受他们影响的个体了。
4
上个周末,我随手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张图,说好喜欢斯格顿家的这款镂空长尾夹。
妈妈第一个评论问:“这个是什么东西,你很喜欢对吧?”
我回复:“是啊,妈妈”。
他说:“好。”
结果过几天,我就收到一个快递,是妈妈给我购买的镂空长尾夹。
我瞬间泪目,爱我母亲,总是在用心地宠爱着我。
突然就想起了《摩登家庭》里,父亲讲的那段话:
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总是犯很多错
但这也只是因为我们竭尽全力地
想让他们过得快乐
竭尽全力把他们留在身边
尽管知道总有一天留不住
5
我们的父母大多数都总是这样,不喜欢表达,不会表达,很多时候,只会偷偷的爱着你。
我那天忍不住就发了个朋友圈,“哪个瞬间你发现爸妈在偷偷爱着你?”
下面的评论也很叫人泪目
▽
@朋友说,毕业第一年,在北京当北漂,每次回家妈妈都做各种好吃的,临走的时候行李箱也被塞的满满的,但爸爸总是没有什么表示。
直到到了北京,开始开行李,才发现夹层里有一万块钱,那是爸爸在工地上干活儿整整三个月的工资。
爸爸还写了一张纸条,“不要总是熬夜,你还年轻,不着急赚钱,想要的东西慢慢都会有的。”
或许不会表达出来,但爸妈总是用自己的方式爱着你。
@刚结婚领证的女生朋友说,她的爸妈跟她说,买房的时候我们也给你出钱,不能都让男方出钱,这样你在家里不受气。
为了帮她买房,爸爸50多岁了还在外地打拼。
有一个在做滴滴司机的朋友说,他妈妈已经60岁了,每次还都要等到他收班了才肯睡觉,不论多晚都要等他回来,问他饿不饿,要不要吃夜宵。
在爸妈眼里,子女的事情,没有一件是小事。
@闺蜜前几天跟父母打电话,就随口抱怨了一句北京真冷,隔了一天,就收到一个大箱子的顺丰快递,妈妈买了厚实的毛衣保暖衣给她,连毛袜子都备齐了。
打开快递,她就哭了。
@多多说,妈妈用了好几年的老人机,他给妈妈换了智能机。
结果有天在床头柜里翻到妈妈的一个小本,上面都是他发给妈妈的短信。
妈妈觉得换了手机那些都没有了,舍不得都没了就用手把那些短信抄在了本子上。
那一刻他觉得,自己给父母的陪伴,远远不够。
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,我们有时候抱怨他们,帮不了自己太多,甚至说,他们跟不上我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。
但他们也在默默努力,努力走出他们的舒适区,来理解我们和我们的生活,明明已经心力不足,还想着再帮我们拼一把。
我们自己忙着看更大的世界,有时候会忽略了,其实爸妈也想跟上我们的步伐。
我记得姜思达曾经说过一句话,大意是自己看世界没什么,带父母一起看世界才牛逼。
虽然爸妈老了,但爸妈也想接触新鲜的东西,去没有去过的地方,也想和你多团聚几次。
就比如今年过年。别说“我在加班不回家了”。也别说“去年去你家过年今年该去我家,或者说干脆谁家也不去,我们自己定个饭店吃一顿算了。”
最好的过年方式,是把两个人的爸妈都接到身边来,找个地方,不用爸妈洗菜做饭,也不用他们替你安排住宿,只要带齐家人,一起开开心心的团聚一次,“过一个像年的年,过一个小时候的那种年。”
推荐阅读:长尾夹的十种用法
上一篇:啥是佩奇?原来是那个偷偷爱你的人
下一篇:手账er的基本素养